最近,一种新型红绿灯
智慧行人信号灯系统
悄然出现在苏州街头
人流集中、车流密集、人车交汇、突发情况较多……十字路口由于面临着诸多复杂因素,
一直以来都是城市交通事故的高发地,据相关数据统计,每年发生的道路交通事故当中,有60%以上发生在十字路口。
为了解决这一在交通安全中的突出问题,负责苏州高铁新城车路协同系统建设的先导(苏州)新基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同交警部门,在苏州高铁新城目前两个行人通过量较大的主要路口,安装了总共8套智能LP-SLC02型智慧行人信号灯。
传统的人行横道信号灯
智慧行人信号灯
该套智慧行人信号灯系统采用创新性设计,将传统人行横道信号灯、行人闯红灯系统、
信息发布系统融合为一体,整体设计美观大方,可满足路口行人过街指示、行人闯红灯检测、信息发布等需求。
负责南天成路与城通路路口执勤工作的苏州高铁新城交警中队民警杨绍俊简单介绍了这一全新信号灯发挥的作用
行人信号灯部分通过站立红人和静态绿人指示当前通行状态,引导行人通行,支持“双8”数字倒计时显示。
信号灯四面设计有 LED 灯带可跟随行人信号灯和机动车信号灯状态进行动态显示,提示效果好。
这一设计有些像电子游戏中的“血槽”,较单纯的数字倒计时更为直观,为安全更添一份保障。
行人闯红灯部分采用900万像素行人闯红灯检测单元,支持检测红绿灯状态、行人过街状态,
自动抓拍行人闯红灯行为,并将违法信息在信息发布屏上进行发布。
作为该套系统最引人注意的功能,“闯红灯检测单元”可以采集四个不同角度的镜头画面,如果行人无视交通信号灯,
横穿马路到中心等候区外侧大约2条横道线的位置,系统的雷达装置就可以捕捉检测到,最大支持4K录制的高清摄像头,
将自动抓拍该名行人的闯红灯行为,并将放大脸部的画面,呈现在该路口红绿灯的电子屏幕上,直到下一位违规横穿马路者出现,都不会消失。
信息发布部分采用37寸LCD屏,支持违法信息发布,实时交通情况的显示,同时也支持公益广告等的发布。
整个机身高度集成了视频显示、摄像、雷达、语音播报、指示灯带等部分,且全部高度防水,设计的使用寿命可达10万小时。
这一全新的行人信号灯系统,不仅对闯红灯横穿马路的行动起到更好的警示作用,
同时对遵守交通法规的文明市民,也不失为一种更全面的保护。
比如看见绿灯的“血槽”即将结束,同时配合语音提示,可以催促行人加快脚步穿过路口,
如果实在不及,可以退回路中间绿化带专门设置的“等候区”,等待下一个绿灯时再安全通过。
灯杆作为强弱电设备载体,可集成摄像头监控、环境监测、交通指示、信息反馈等功能,
国外还有地方用作充电桩。未来,它将成为一个集成平台,可对城市空间、资源进行智能整合,有无限可能。
下一步,合杆工程朝智慧化、数字化方向升级迭代是大势所趋。灯杆可能不再是灯杆,
而是一个基础载体、城市智慧的节点,从数据采集、检测、发布到反馈,所以它的位置布局和线路优化不能仅从“灯”的角度考量。
而且,每5年城市灯光就需要更新和微调,随着城市发展变化而变化。比如近期提出“五个新城”规划和建设,
那么夜间灯光规划对新城就显得尤为重要,背后涉及人流出行方式、形象展示区域、重点景观功能考量等要素。
目前,灯的精细化管理,已经多头而复杂,未来的智慧“合杆”,从硬件整合到软件整合,更需要顶层设计,难度更大。
包括集成哪些智慧内容,涉及哪些管理部门,部门之间如何协作、管理与维护,是一个从上到下的复杂流程和系统,考验每座城市的治理能力。
中山市泉辉户外照明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坐落在“中国灯都”中山古镇,拥有现代化厂房12000㎡及户外展厅780㎡。
十几年来专业生产:景观灯、庭院灯、太阳能路灯、中华灯、玉兰灯、壁灯、草坪灯、柱头灯等户外照明工程。
公司立足于“以服务为基础,以质量求生存”的企业精神,累积点滴改进,迈向完美品质!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